随着施工资质申请政策的不断变化,资质标准也发生了重大变化。目前,施工企业资质标准中已有24项专业承包资质被直接取消、合并、兼并,其中变化最明显的可能是施工劳务资质。施工资质标准改革前,劳动资质分为13项。资格到位后,取消了劳动资格,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进一步明确了取消建筑劳动资格的相关政策,积极推进建筑用工制度,实行建筑工人实名制,大力支持以木工、电工、砌体、钢筋生产为主的专业企业发展政策改革,对劳务公司和建筑工人产生了较大影响。
建筑劳务资质改革政策的实施产生了一系列连锁反应。劳务资格本身确实制约了劳动力市场的发展,难以监管,必然会严重制约我国建筑业的发展。在建筑企业资质标准简化和弱化的背景下,将重点放在企业信誉和业绩的考核上,取消建筑劳务资质也可能是一种趋势。政策出台只是时间问题。
对于劳务企业来说,他们最担心的可能是取消劳务资格,那么辛辛苦苦取得的资格还能不能用,不知道怎么处理,签订的施工劳务合同还能不能生效。这些都是劳务企业最关心的问题。其实企业担心是正常的。毕竟政策改革关系到劳务企业的利益。目前没有取消劳动资格的政策。即使有取消劳务资格的必要,也肯定需要一个过渡期,所以已经办理了劳务资格的企业过去应该不用担心。住建部门肯定会出台相关政策调整劳务企业发展,劳务企业更要重视相关政策调整。下面我们就来分析总结一下建筑劳务资格取消的过程和政策发展。有想了解的劳务企业可以看看。
首先让我们简单了解一下建筑劳务资质取消流程:
国家正式取消劳务资格还要多久?事实上,在该国取消劳动资格之前,仍有几个因素需要考虑:
(一)大部分建筑工人
建筑服务资质不同于此前取消的园林绿化、招标代理、物业企业服务资质。园林绿化、招标代理、物业资质只和企业有关,建筑服务资质和建筑工人有关。中国的建筑工人大多处于建筑行业的最低端。
都是文化水平低、就业范围窄、技能水平低、收入低、劳动强度大的农民工。如果取消劳动资格,必然导致劳动力市场的混乱,而受影响的正是这个群体!
为了保护建筑工人的利益不受侵害,首先要解决劳动用工制度。只有把我们的建筑工人培养成现代建筑工人,才能真正解决劳动企业的问题,最大限度地保护建筑工人的利益。
(二)建筑业生态
目前,中国建筑劳动力市场发展严重不平衡。一些地区已经形成了以专业建筑工人为载体的一定规模的专业运营企业。但大部分地区仍保持传统的以普通和小承包商、劳务队伍为主的用工模式。很难在全国统一改变现状形状。
就目前情况而言,真正取消建筑工人资格仍然需要一定的程序和条件。在正式发布《新时期培养建筑业工人的指导意见》后,尚不清楚“取消建筑工人资格认可”,这意味着没有建筑工人资格的劳务承包公司也可以签订劳动分包合同。真正取消建筑用工资格要求有两个条件:一是《建筑业企业资格管理规定》和其他有关劳动资格的管理规定作出相应调整,取消建筑用工资格规定,二是相应的操作范围将不会受到影响。列入承包业务范围,为专业经营企业资质。现在是山东省正式取消劳动资格,而陕西,安徽和浙江三个省已被取消。
但是,尚未确定是否在2018年完全取消劳动资格。除上述四个地方外,从事建筑业劳动的人员还需要申请劳动资格。 ,但是公司也可以根据情况选择是否继续申请建筑工人资格。如果不确定,则可以申请更高级别的施工资格,例如一般施工承包资格。尽管会有更多要求,但它们将一劳永逸。以后可以承接各种建设项目。未来,劳务公司还必须适应政策变化,通过引进人才和设备等方式,转型升级为总承包公司,小型和微型劳务公司将转型发展为专业经营公司,并进行专业化改造。专业精神。工作,成为建筑业的主体。
总之建筑施工劳务资质会被取消,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劳务资质束缚了劳务市场的发展,导致劳务市场发展的现状和需求完全脱节。现阶段我国建筑业直接从事施工生产的一线作业人员存在流动性大,文化素质偏低、技能水平不高等问题,这些问题都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化建设的用工要求,再加上建筑劳务企业为降低用工成本滥用劳务工人现象普遍,行业竞争激烈等因素都阻碍了行业的进一步健康发展,加之劳务公司空壳化严重、用工不规范,监管不到位等等问题,这些都势必会成为严重制约我国建筑业转变发展方式和可持续发展的薄弱环节。